第1篇:2024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省考报名指南
补贴工资:
1个、汽车补贴,每月随工资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每一个进十。
2个、采暖津贴,每年发行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每一个进十。
3个、勤工津贴,正常工作每天30元,每天扣30元,毫不犹豫,病假经单位领导批准、事假及国家规定的节假日0元。每三年。
4个、山津贴,农村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贴,标准=基本工资÷10,每月发行,每三年。
5个、地区差异补贴,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资。
除了养老金、Medicaid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公积金、取消独生子女费等现有补贴。
第2篇:2024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省考报名指南
补贴工资:
1个、汽车补贴,每月随工资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每一个进十。
2个、采暖津贴,每年发行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每一个进十。
3个、勤工津贴,正常工作每天30元,每天扣30元,毫不犹豫,病假经单位领导批准、事假及国家规定的节假日0元。每三年。
4个、山津贴,农村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贴,标准=基本工资÷10,每月发行,每三年。
5个、地区差异补贴,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资。
除了养老金、Medicaid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公积金、取消独生子女费等现有补贴。
第3篇:2024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省考报名指南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的录用计划、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信息可通过以下网站查询: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网站(www.jszzb.gov.cn)、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jshrss.jiangsu.gov.cn)及各设区市党委组织部门网站(见附件1)。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本次招录的报名、资格初审和缴费,通过网络同步进行。
省级机关职位报名网址:江苏人事考试网(jshrss.jiangsu.gov.cn/col/col57253)。
各设区市职位报名网址:见附件1。
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职位报名网址与其所在设区市职位报名网址相同。
报名时间:2023年11月7日9:00至11月13日16:00;资格初审时间:2023年11月7日9:00至11月15日16:00;缴费时间:2023年11月7日9:00至11月16日16:00。
报考者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按照职位要求和网上报名系统提示,如实、准确、完整地填写有关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2寸(35×45毫米)电子证件照片(jpg格式,大小为20KB以下)。
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报考者网上提交报名信息48小时后,可在报名网站查询资格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不得再报考其他职位。报考者通过资格初审、照片审核后,在缴费截止时间前使用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行卡完成网上缴费,报名方为有效,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缴费状态以报名网站显示为准。
(三)报名注意事项
1.报考者在全省范围内只能选择一个职位报名,并在报考职位所在考区参加笔试。2023年11月7日9:00至11月13日16:00期间,报考者报考资格未经初审或者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23年11月13日16:00至11月15日16:00期间,报考者报考资格未经初审或者初审未通过的,不能再更改报名信息,也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报名时必须使用在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
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将取消其报考资格、终止录用程序。
2.报名结束后,有效报名人数与招录人数之比小于开考比例的职位,由设区市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核减录用计划,直至取消该职位。报考被取消职位并完成缴费的人员,可在相关网站重新补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补报名时间为2023年11月17日9:00-16:00。
3.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报考者参加笔试后5个工作日内可与报考职位所在地的人事考试机构联系,办理费用减免事宜。
(四)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请于2023年12月7日9:00至12月10日15: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打印准考证。如遇问题,请与当地人事考试机构联系解决(考务咨询电话见附件1)。
公务员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
(一)笔试
1.笔试类别
公共科目笔试实行分类分级考试,考试类别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范围见公务员主管部门网站公布的《江苏省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并参加B类考试的报考者,除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外,还需参加公安专业科目笔试,可在公务员主管部门网站、省公安厅网站查询考试大纲。
2.时间地点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3年12月10日,具体安排为:
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 14:00-16:30 申论
公安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3年12月9日,具体安排为:
下午 14:00-16:00
本次考试原则上在各设区市设置考点,报考者应当携带准考证和在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笔试。报考者参加考试时持有的身份证必须与报名时所使用的身份证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相一致。
3.成绩查询
笔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可于2024年1月中旬在报名网站查询。
(二)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
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按照与拟录用人数3∶1的比例,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专业能力测试)人选,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职位,确定现有笔试合格人员作为面试(专业能力测试)人选。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考试成绩分别占50%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并参加B类考试的报考者,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安专业科目成绩分别占40%、30%、30%比例合成。
面试前,招录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对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未通过资格复审的,取消面试资格,并在报考同职位的笔试(体能测评)合格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面试人选。通过资格复审人员的名单等信息在设区市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网站公布。
面试成绩合格线为60分,报考者面试成绩必须在60分(含)以上,方可进入下一个考录程序。
在面试阶段需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职位,专业能力测试设置情况及相关事项在设区市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网站公布。
(三)总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具体方法为: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各占50%;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原则上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35%、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占15%。笔试、面试、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保留两位小数,第三位小数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处理。总成绩保留原始计算数值。
第4篇:2024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省考报名指南
自愿放弃笔试不影响考生信用
笔试弃考的视作自愿放弃笔试,但对考生信用没有影响,不影响后续报考国考和其他公务员考试等。自愿弃考的考生,考务费不予退还。
无故不参加面试记入诚信档案
国考笔试通过了,不去参加资格审核,并不影响今后考试,属于自动放弃面试。但是,资格审核通过了,不去参加面试,会记录在诚信档案。有的招考部门,会和你进行确认,如果你及时回复,确认不去,也并不影响今后考试,但无故不去,就会记录在诚信档案。
第5篇:2024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省考报名指南
1、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科中热度一直较高,相对应的在公务员考试中也占据中一定的优势。在各部门的文字岗位中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具有一定的需求,而且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中也能够发挥出汉语言文学的能力优势。
推荐院校:南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大学等。
2、新闻学
新闻学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同样也很有优势,公务员每年都会在新闻学专业中招录一定的人数,以满足各地宣传局、广播电视台等其它行政部门的需求,并且对于招收人才的学历也会逐渐提高,尤其是出版社一般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
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昌大学等。
3、统计学
不管是互联网行业还是各大政府机关单位,每年都需要有着实践能力较强的统计数据分析人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专业开始逐渐吃香。
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4、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属于一门小而精的专业,虽然该专业没有独特的技术技能,甚至本科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太理想,但是该专业却非常适合报考公务员,每年公务员考试都会招收大量公司管理专业的学生。
推荐院校:大连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等。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随着社会对于计算机的欢迎程度,是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管是在哪个岗位都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当然出去在互联网工作,机关单位同样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
推荐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
6、审计学
审计学专业报考公务员是非常适合的,该专业的学生可以去往审计局工作,审计局的薪资待遇在整个公务员中排名前列,并且工作稳定,压力不大,是非常适合考生发展的方向。
推荐院校:厦门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
7、经济学
公务员考试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同样占据优势,不过这类专业的学霸居多,所以每年公务员考生的竞争都非常大。
推荐院校:南京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
8、财政学
国家社保局、医保局、国税局、财政局都都非常需要财政学专业的人才,所以财政学专业报考公务员也非常吃香,同时该专业每年的招录人数位于所以这种前五水平。
推荐院校:重庆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
9、会计学
会计学专业几乎占据了所有岗位,在公务员中非常有优势。不管是中小型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对于财政部门的需求一直都存在,所以该专业的学生一毕业是非常受欢迎的。
推荐院校: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
10、法学
法学专业适合的岗位很多,所以每年招录的人数也比较多。除了检察部门、法院,一些党政机关单位也同样需要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
推荐院校: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